治疗方法:
采取非手术综合疗法:包括局部药物注射,手法捏拿,家庭辅助治疗。
局部药物注射:用2%利多卡因2ml,醋酸强的松龙2ml,两者按1:1比例配制成混合药液备用。患儿斜仰,患侧注射部位显露,消毒,捏起胸锁乳突肌硬结,垂直进针,回抽无血,视硬结大小推注混合液1.0~2.0ml,推注时感觉阻力很大,也可沿肌索引起方向改变进针角度,每7天注射一次,四次为一疗程,间隔2周可重复第二疗程,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手法捏拿:患儿取仰卧位,用拇指、食指的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硬结处5分钟,然后再沿肌索上、下反复搓揉10分钟;最后双手抱患儿头部,扳正头颈,并稍作牵引旋转活动,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疗程间隙不中断。
家庭辅助治疗:有效的治疗不光在医院进行,要教会家长作日常的辅助治疗。如家长扳正旋转患儿头颈每日10次以上,哺乳时位于患侧授乳,母亲睡于小儿健侧,在治疗期间用小米做一薄枕,患儿仰卧时,枕垫于小儿患侧颈部,以保持头部的正确睡姿,侧身睡觉时,让患侧颈部向下,将枕头垫在患儿头部的耳朵处,以拉长颈部,总之使患儿经常处于纠正姿势。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理研究表明,胸锁乳突肌间质纤维细胞增生、纤维化、胸锁乳突肌挛缩是基本病理特点,其间质纤维细胞包含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并转变纤维细胞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使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因此,早期通过临床干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纤维化,就可以减轻或阻止先天性斜颈的发生和发展。
局部药物注射的作用机制:应用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作为局部注射,其属糖皮质类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抑制皮肤疤痕纤维组织增生应用较多,但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亦具有抑制作用。
应用醋酸强的松龙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作胸锁乳突肌硬块局部注射,可使硬块范围内持续保持一定的高浓度,从而达到抑制胸锁乳突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阻止病情的发展,利多卡因是辅助药物,可减轻因注射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不适,并可使肌肉松弛,利于药物渗透及肌肉的修复。
使用时应严密观察,视情况减量或延长注射间隔。手法捏拿和家庭辅助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全过程(包括疗程间隙和治愈后一段时间),起到舒筋活血,散瘀消肿,松解粘连和防止肌肉挛缩以及改善恢复颈部活动的功能,最终达到缩短疗程,加快治愈。
该病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出生后3个月内得到有效治疗,只需一个疗程治愈,发现晚,治疗越难效果也差;另外还发现,非手术治疗的显效时间与胸锁乳突肌的硬结肿块大小无关,但与肿块的坚韧度有关,而坚韧程度则与发病时限的长短相关。
总之,1岁以内的肌性斜颈患儿采取以上非手术疗法综合治疗,其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安全,操作得当不会引致任何副作用。希望从事产科、儿科医务工作者以及家长,在给小儿检查时不要忽略小儿颈部肌肉的情况,尤其对产时有胎位不正、难产、产伤病史者要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避免日后因此而手术带来的风险及外形缺陷的可能。